北京皮肤病医院哪些好 http://m.39.net/pf/a_4322685.html
本文转自:青海法治报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祁瑛)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去年4月6日救护的猞猁幼崽已于今年4月12日野化放归,截至8月22日,这只猞猁迁移到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皇城乡附近活动,具有固定昼歇点。根据日运动量判断,已具备独立生存能力,这表明我省成功完成全国首例救护猞猁的野化放归并取得阶段性经验。
年4月6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在海北州刚察县吉尔孟乡秀脑休麻村救护一只1岁左右的猞猁幼崽,它角膜水肿导致右眼失明无法捕食猎物而出现营养不良、体质极度虚弱症状。救护中心对猞猁每日投喂兔、鸽、羊肉,并在食物中添加治疗药物以补充营养、恢复体质、治疗眼疾,同时开展针对性康复治疗及野化训练。为减少人为因素干扰,避免猞猁对人类失去警惕性,影响其正常放归,在饲养展出区域使用玻璃贴纸遮挡。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管理,救护猞猁发育状态良好,进食排便、日常行为、精神状态良好,右眼功能恢复正常。经评估,符合野化放归条件。
经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在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协调下,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配合协作,选定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猞猁野化放归点。今年4月12日,野化放归猞猁离开野化训练场,截至8月22日,这只猞猁迁移到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附近活动,具有固定昼歇点。
此次野化放归取得阶段性经验:一是饲养管理过程中,通过遮挡玻璃面减少人为干扰,利用兔、鸽等活食锻炼捕猎能力等一系列野化训练工作对放归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首次在放归地搭建野化训练场进行野化放归,证明我省具备合适地区搭建临时野化训练场地放归野生动物的可行性。三是为救助放归野生动物佩戴卫星项圈可以准确掌握其野外活动规律,有助于开展科学有效的野外救护和放归工作,提升救护、野外放归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