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保护
高原上阳光肆意奔放,从碧蓝如洗的天空倾泻而下,铺洒在青海湖的水面上,泛起耀眼的白光。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一幢幢新居拔地而起,白墙红瓦、窗明几净。蓝天白云之下,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正值午间,村口的小卖铺里歌声悠扬——
“干部和群众呀齐上阵,
河畔啊拔起了新村。
心肝花腔子里儿放实了,
栽哈摇钱的树了……”
38岁的久美多杰有感而发,“漫”出一段花儿。之前,他们一家八口人,只有他一个劳动力,穷的时候给母亲买药都得借钱。年底,从山上的娘毛村搬下来,在“”贷款、产业互助资金的帮扶下,久美多杰在村口开了个小卖铺,并打算做农家乐,生活有了盼头。
大美青海,令人神往。然而环境艰苦、生态脆弱,长期的历史地理原因导致产业底子薄,贫困深度和广度大,成为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但自年以来,青海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5.3万人,个贫困村、25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从年的13.2%下降到年底的2.5%,下降了10.7个百分点。青海人社部门尽锐出战、锐意进取,紧抓就业、精准培训、柔性引才,奋力推动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路,让广袤高原升腾起无尽的希望。
转变观念广开就业门路
五月的祁连山下,湛蓝的天空,山帽白雪皑皑,羊群如“珍珠”般洒落在辽阔的草原上,构成了青海特有的风光。
行走在环青海湖公路上,一边是烟波浩渺、蔚蓝无边的“蓝色海洋”,一边是绚烂缤纷、一望无垠的“金色花海”,两者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高山、雪峰、草甸、峡谷……尽管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了壮美的山河,但也带来了“美丽的贫困”。
“山的上游还是山,河的上游还是河”,可能是青海最真实的写照。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湖泊棋布,万山不许一路通。当地老百姓广种薄收、靠天吃饭,遇上了好年景,也只能收点养家糊口的口粮。最穷的是脑山地区,因山大沟深、干旱贫穷,许多群众喝窖水,一日三餐全靠吃“洋芋蛋”。
“受制于自然禀赋和历史成因,青海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农牧区,产业小散弱,工业化水平低,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青海省人社厅副厅长史弘展表示,“攻克贫中之贫,战胜坚中之坚,是人社部门面临的棘手挑战。”
2月11日,青海省人社厅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阴田乡大沟口村慰问贫困群众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面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艰难现实,青海人社部门致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务工性工资收入,开辟脱贫增收的渠道。
然而,“对于世居此地的贫困户来说,普遍存在‘家乡宝’情结,不敢外出、不愿外出的情况突出。”青海省海南州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张贵云坦言,“有些藏区青年,生活习惯不同,语言沟通不畅,外出打工不适应。”
面对这一困局,青海人社部门从摸清底数入手,建立贫困家庭劳动力信息台账,全面掌握贫困劳动力年龄层次、学历结构、技能水平,了解就业培训意愿。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发布就业创业政策、技能培训和岗位用工信息,为贫困户提供上门援助,积极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
同时,结合青海省贫困劳动力工作实际,以省内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为主,积极拓展跨省有组织劳务协作。“青海拉面”“海西采摘枸杞”“乐都高原电建”等传统劳务品牌已经打响知名度,找到了挖掘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大通生态旅游”“波航休闲农庄”等一批劳务品牌,逐渐成为青海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兴渠道。
为了推动更多群众走出去,青海人社部门不断派发政策“礼包”:给外出务工的群众发求职创业补贴;给劳务经纪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予以相应补助,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自小在牧区长大的杨吉加,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常牧镇其他村民一样,放牧种地,用微薄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前些年,他背起行囊来到异乡,在陇海铁路工务段务工,很快便攒下了一笔钱。这不仅极大提高了生活质量,摘去了贫困户的帽子,也让杨吉加开始思考,把家乡的伙伴带出去,一起脱贫致富。
在贵德县人社局的帮助下,杨吉加报名参加了劳务经纪人培训班,并顺利拿到了资格证,从务工人员变成了一名劳务经纪人。之后,他挨家挨户走访,分享就业信息及政策奖励,畅谈务工的见闻、经历、感受,动员青壮年去外面学技术,改变命运。外出务工不再是大伙不敢踏入的“雷池”。
贫困劳动力远赴他乡务工,面对陌生的环境、新的工作岗位,难免有些无所适从。为了让他们站住脚、扎稳根,青海人社部门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服务,开展稳岗工作:经常通过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