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的山,蓝蓝的海
高天上流云映花开
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牛羊
这是我们心中青藏高原的模样
高寒、缺氧、风沙、干旱、地广人稀……
同时,这里也是一片
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土地
刚察县,青海湖北岸的高原藏城
因为山东对口支援青海海北州
这条政策纽带
相隔两千公里、海拔相差百倍的两地
有了紧密的连结
对于山东的援青干部们来说
这里是梦想再次出发的地方
一个月前
从山医院王利蕊
正带领大家做一台剖宫产手术
这是她来这里做的第三台手术
刚下手术台由于高原缺氧
她就几乎晕倒
简单吃了两口东西才缓过劲来
她说最不愿辜负的
就是大家对“山东专家”的期望
王利蕊:做完手术之后,你看到家属抱着孩子,一看,大人也没事儿,孩子也没事儿,家属对着你笑,因为语言不通嘛,就那种笑,你都很明白他想表达一种什么东西,就想感谢你,但他表达不出来,你也能感受到。
来自山东十多位专家
“组团式”的医疗帮扶
医院的医疗条件
有了大幅的改善
不仅完成了以前根本不能接的剖宫产手术
还做了8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
和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这在刚察也是前所未有的
从医九年的杜文峰
治病救人是他从小的梦想
而远在他乡
他最惦记的是身患癌症的母亲
杜文峰:我害怕有恶化的那一天,最害怕突然有一天,我不给他们打电话,他们给我打电话,就害怕我爸给我打电话,说你妈身体不好或者怎么样。所以说每天中午下班之前都要给家里打个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
放下对家人的惦念
在刚察成功救助病人、减轻他们的痛苦
给他带来最大的成就感
我们在刚察县的蔬菜大棚见到了
山东援青干部、刚察县委副书记丁耀伟
这15个蔬菜大棚
可是雪域高原的稀罕物
刚察县高寒缺氧
蔬菜都是从外地运输过来
菜价是山东的两到三倍
由山东莘县投资多万
援建的了15个蔬菜大棚
这里结出的累累硕果
改变了刚察县不能生产蔬菜的历史
这片种植基地
不仅为居民们提供新鲜蔬菜
还解决了不少当地牧民的就业问题
而来援青的技术员于建春
更是一头扎进大棚
两年来,过年过节都没回过家
见证了这里从无到有的改变
于建春:有位老人一进棚门口他就连说了三声好,拄着拐杖,看着他那表情,就感觉自己一路的辛酸全都没了。他拉着我的手说感谢山东人民,感谢山东这些好的技术,好的品种带到刚察来,八十多岁的老人,他那个高兴劲儿,我就感觉无怨无悔了。
山东投入援建资金万
用于发展刚察县31个村的集体经济
其中新泉村拿到50万
用于发展西门塔尔牛养牛基地
丁耀伟和吴明启带着县里的专家
前来验收
在家门口就能把肉制品
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发展村经济、提高村民收入
顺利验收之后
他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一个个援建项目
成为两地人民友谊的见证
一项项民心工程
成为援青干部辛勤工作的最好诠释
帮扶贵在精准
而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山东援青干部、刚察县副县长陈海蓉
致力于把山东优质的教育资源
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到高原
推广同步课堂就是一个重要的通道
聊城和刚察两个相隔多里的学校
通过先进的通信设备
实现了学生共上一堂课
在陈海蓉的努力下
远程同步课堂在刚察县实现了全覆盖
同学们隔着屏幕甚至能共背一首诗
用最少的投入补齐高原的短板
用远程设备督导教研进展
也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而谁会想到
这个工作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女干部
也有想念亲人独自流泪的时刻
陈海蓉:说实话刚来的时候,确实很难熬。我是16年的7月25号离开的家,老父亲是17年的3月4号离开的人世。我没想到在援青当中他会走。我也没在他身边照料,只是他快要离开的时候,我才赶到家里去。我觉得这个事情是我终身的遗憾。
黄云塞上是征人
不惮风霜与苦辛
援青干部用青春
写下两地携手共进的跨越
也留下了太多饱含真情的人间故事
今晚21:20锁定山东卫视
此时此刻
《我的援青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