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祁连县迎来了山东滨州新一批7名援青教师,山东滨州新一批援青教师座谈会在教育局召开,滨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滨州援青管理组组长、祁连县委副书记劳建刚,滨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李一涛,滨州市教育局副县级干部冯云华,祁连县教育局班子成员及有关学校负责人参加会议。
祁连县教育局局长王毅庆介绍了教育的基本情况,要求祁连县民族中学、海北州第三高级中学,要充分发挥援青教师的作用,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水平。同时表示要全力保障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援青教师更好的为祁连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新一批援青教师代表韩莉发言,表示教育援青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全体援青教师一定会牢记组织重托,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尽快融入到工作氛围中去,把自身的教育理念和热情全部奉献给祁连教育事业,全力助推祁连县教育水平的提升。
劳建刚代表县委、县政府和援青干部管理组对滨州市发改委、滨州市教育局给予祁连教育的关心,祁连县教育局、各学校对历届援青干部及援青教师的关心厚爱表示诚挚的谢意,鼓励新一批援青教师要珍惜这次援青机遇,真正理解滨州市委佘春明书记提出的:“为什么来祁连、为祁连留下什么、援建结束后带走什么”的真正含义,教育援青工作要始终坚持围绕“援建聚民心”的工作思路,充分珍惜利用好这一年的时间。同时叮嘱大家要注意身体,逐步适应高原的同时对全体援青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站牢政治立场,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者。援青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全体支教教师援青教师要咬咬牙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事关国家利益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决做到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在学校支部和滨州援青支部的双重管理和双重领导下,发挥教育党小组作用,认真落实各种制度,遵守民族纪律,发扬优良传统和管理经验,引导支教老师援青教师主动适应艰苦环境、克服高原反应和各种生活困难,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不断磨炼意志、提升自我。二是积极调整心态,做一个高原适应者。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各大家全体援青教师要正确认识高原,要带着“敬畏高原”的心理去积极主动地适应高原环境和生活。在学校教学中要服从学校的安排和分工,多向当地的老师和同事请教,尽快熟悉教学环境,尊重当地的教学规律,切莫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生活中要放慢节奏,调整心态,多用积极乐观心态调节自己,来高原支教是人生难得的一次经历,也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在这一年的支教时间里,多考虑三个问题,我们来做什么、能留下什么、带走什么这三个问题。让有限的支教时间过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顺利完成组织交给的政治任务。高原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一年的支教经历将会成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和无悔的选择。树立好山东滨州援青形象和品牌。三是加强教学研究,做一名业务精通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听福忠刚才给我介绍,在座的7名老师,全体援青教师都是市、县两级教育部门精心选拔的骨干教师,素质全面、业务精湛。希望你们在熟悉情况后,要把如何提高所带班级、学校乃至全县的教育质量放在第一位,加强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为班级、学校建言献策。同时各位老师也要虚心向本地教师学习好的经验和方法,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县教育局和学校要发挥好援青支教老师的作用,充分听取支教老师的意见建议,只要是对教学质量有提高的就要全力支持,放手让他们去做。只要是对教育援青有利或对全县教育有利的就要大力支持。对于优秀的、有见地、有引领能力的支教老师,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信任并赋予一定教学教学管理能力,或采取挂职学校职务的形式,让他们去带领团队,抓好教学研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所在学校团队的教学能力,打造一只带不走的教学队伍。
全体援青教师一致表示,选择了教育援青就选择了责任与担当,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牢记教育援青使命,积极学习,努力工作,为祁连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座谈会后,山东滨州新一批7名援青教师即将分别在祁连县民族中学、海北三中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据了解,十年来,山东援建资金投资万元实施了海北三中基础设施建设及风雨操场建设项目,滨州市各级教育部门、学校捐资助学累计达8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两地教育部门及教研人才交流往来达余人次,取得丰硕成果,双方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滨州市先后派出43名优秀骨干教师到祁连教育一线支教,广大援青教师服从组织安排,舍小家顾大家,克服种种困难,扎根祁连,无私奉献,把爱的种子洒在了雪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