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12月5日讯(记者:满倩苏东发王震)11月30日,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主办,青海日报社、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新闻网承办的“四十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主题采访活动在西宁启动。来自中央、全国部分省(市区)40多家媒体近百名记者,兵分两路,奔赴青海省8个市州,用镜头、笔触充分记录、书写青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12月4日下午,媒体记者采访团离开海北州海晏县,赶赴海东市高铁新区学校进行采访。
海东是青海省地级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海东北枕祁连,南滨黄河,西抱西宁,东望兰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有“海藏咽喉”之称。东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矿藏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人口相对集中,经济较为发达,是青海重要的农牧业经济区和乡镇企业较发达地区之一。汉、藏、蒙、回、土等18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海东市草原遍布,山高水远,空气清新,年12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高铁新区学校就坐落在这样的一个城市,它成立于年8月,是由原互助四中初中部和高寨镇中心学校合并而成,为一所半寄宿制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82.03亩,建筑面积.93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学校在校学生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名,设9个年级,教师名,高级教师20名,省级先进工作者1名,省级十杰校长1名。
14个精品社团激发学生才艺才能
学校副校长达林奎带领记者参观,一路解说。理念大厅,办学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环保理念厅,每个教室放置两个垃圾桶,从小锻炼孩子进行垃圾分类;尚德园,突出红色文化,讲述党的光辉历史;八好教育,教给孩子尊师重道、礼节礼仪;清真餐厅,尊重各民族学生风俗习惯,营养餐每天4块钱;民族团结进步园,强调56个民族是一家,要把团结压心底;文化长廊,将国家领导人关于民族团结的言论悬挂长廊上供学生学习……另外,还有开水房、书吧、刺绣社团、综合实践教室、音乐室、科学教室、器乐室、书法室、化学实验室、舞蹈室、教师阅览室和科技岗、图书室等等14个精品社团,夯实了师生人文素养,提高了师生体能素质,培育和发展了学生特长。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在学校楼栋、教室外墙,书吧、图书馆内,凡是有白墙的地方,都被学校充分利用起来。学校将民族团结、民族精神放在重要位置,在这种民族氛围浓厚的学校环境中,孩子们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就理解了如何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同在一个班却说着不同语言、写着不同文字的同学。
20分钟“阳光长跑”让学生德智体育全面发展
要说这所学校最具特色、最具特点的地方在哪里,那肯定还要算上坚持开展“阳光长跑”活动。每天下午四点,全校多个学生走出教室下楼围着操场跑步20分钟。“一二年级的学生跑米,三四年级跑米,五六年级米,七八九年级跑米。”达校长告诉我们,这两年,他们学校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要远超同条件学校。
记者走到学校操场时,六年级的学生正在操场上踢足球。男生女生站两排,带着足球踢到对方那一边。中间站着体育老师,高声喊着:“眼睛盯住球!要观察,别都挤到一块去!”孩子们又蹦又跳,在操场上欢欣雀跃、恣意奔跑。
达林奎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这些孩子多数是拆迁户失地农民的孩子,所以一直想给农村学生一个好的起点,好的学习环境。”达校长希望,通过学校的努力,让农村的孩子能够和城里孩子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得到最好的教育,获得最好的校园文化。
海东市高铁新区学校将书香校园和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成果,正如两朵艳丽四射芬芳弥漫的花儿开放在校园里。一所既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又有清新现代气质、既有特色发展又有和谐人文氛围的现代化学校,正从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