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代刘禹锡的一首《陋室铭》,读来朗朗上口,佳句千古流传。不知祖籍河南洛阳的他可曾到过山东,不知是在何地、何景致触发了创作灵感,写出了如此脍炙人口的绝句。但在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的西部山区里,确实存在一个完全吻合诗句意境的地方—车厢峪。车厢峪在当地很有名气,黑龙池、玄帝庙、“麋鹿”树等常被人津津乐道,因地理位置偏僻,多数人都是道听途说,身临其境的人,少之又少。置身大山深处,以口代代相传,显得更加神秘……平阴县孔村镇南毛峪村南,山峦众多,走势绵延。其中:最高的一座山海拔.5米,称之为“烂柯山”,当地居民祖辈口传,则称它“摸斧掉”。烂柯山的神仙居和神秘棋盘演绎出一个流传千古的“摸斧掉”神话故事。据附近村民介绍:“在晋朝时,山下有一位樵夫进山砍柴,遇到两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在下棋,酷爱棋局的他便站在旁边观看,不知不觉沉迷其中。等老者对弈完毕起身离去,才想起还没砍柴,去摸斧头,发现斧头已烂,掉落地上。”因此,后人便把石室山改名为烂柯山,并把烂柯称为“摸斧掉”。此外,当地还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百年”的说法。至今山顶上神仙居和棋盘犹在,两位对弈的仙人却不知所踪。车厢峪,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是烂柯山西侧一条幽深的山峪。因山峪三面环山,出口形如车厢而得名。这里,植被茂密,峰峦叠嶂;这里,山清水秀,瓜果飘香;这里,曲径通幽,奇石遍布;这里,空气清新,冬暖夏凉。百闻不如一见,用镜头记录山峪独特风光!邀请朋友们,一起见证、欣赏。时过立秋,暑气未消,天气仍有一些闷热。周末抽出三个小时的时间,驾车从县城出发,踏上去车厢峪的探秘之旅。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蒸蒸日上,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村村通”便民政策深得人心,即使去如此偏僻的地方,路面都是沥青路或水泥路,且可以直达车厢峪腹地。听着歌,驾着车,欣赏着沿途田园风景,快到尚辛庄时,天空开始出现变化,蓝天白云由远及近,深山福地,谷穗飘香,瞬间让人心情都好了起来。忍不住停车拍几张,继续前行。过了南毛峪村,道路变窄,但无其他车辆通行,即使遇到赶车收获庄稼的老乡,他们也是远远的停在道旁避让,感激地放下车窗道谢,然后前行。在南毛峪和车厢峪之间的道路西侧地堰上,长着一棵形态奇特的柿子树,当地人称它为“麋鹿树”。仔细观察,它其实是两棵树,主体是柿子树,但在其背部,可能有飞鸟的缘故,被种植了一棵软枣树。软枣树枝叶繁茂,扎根柿子树身,以命相托,结伴而活。很顺利的到达了车厢峪,沿着弯曲的山间小路前行不到30米,即闻哗哗的流水声,运气不错,虽过雨季,但溪水仍存。立即兴奋起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步伐。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黑龙池,只见一池碧水,近乎墨绿,深不可测。池中有红鲤在悠哉游荡,池面映日月,黑龙无处寻。西侧,石壁上,溪水顺流而下,带来一阵阵清凉、舒服的气息,不知名的鸟儿,在山涧中飞舞、嬉戏,愉快的叫声传数里。沿着青石曲径和溪流,一路欣赏着峪中景色,碎步前行。山涧中,核桃树、梨树漫山遍野,看着熟透掉落草丛或溪水边的核桃,颇为心痛。信手捡拾一个砸开品尝,肉质饱满,略带甜味,山区干果与众不同!渴了,摘一个梨子,清脆可口,清香甘甜,美!大约米左右,山峪向西方延伸,沿石级而上,可见悬崖下坐北向南的上下两座院落,这里即是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玄帝庙遗址,经历了漫长岁月洗礼以及“破四旧”等历史变革风潮,如今三处碑文仍在,字迹清晰,院落已是断壁残垣,还能依稀看出当年香火兴旺的模样。从房屋布局以及历史痕迹看,下院房屋较多,且有一个保存完整的石质洗手盆,应是供人居住之所。半米高的石头洗手盆,真不知道换水时,谁能抱起来!或许庙宇之人能得神助。石质洗手盆石质洗手盆从下院出来,上一台阶,迎面可见一通石碑。根据碑文记载,为大清嘉庆25年重修玄帝庙碑记。大清嘉庆25年重修玄帝庙碑记石碑的北面,即是上院。院内有石碑2通,房屋坐北向南,应为供奉之殿堂。大清道光23年重修玄帝庙碑记散落的碑帽大清乾隆36年重修玄帝庙碑记从玄帝庙出来,天色不早,继续登山探寻美景已经来不及,只好把遗憾留给下次的充足时间。恋恋不舍的沿青石曲径下山,遇到几位游客迎面而来,素不相识打着招呼,不觉间,幽静的山涧也热闹了起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