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为核心,科技用力,海北草原恢复风吹草

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会种草,到“慧”种草,科技为海北州草产业聚合起升级的底气和优势,一株株青草串联起一条条生机勃勃的绿色产业循环链。

多年来,可利用草地面积占青海全省8.4%的海北州,从“草”入手,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一方面综合运用“封、围、育、种、管”分类治理退化草原;一方面推行草田轮作、弃耕退耕地人工种草,增加饲草供应和贮备,做活了草的文章。

“每年青黄不接时,就是我们青贮燕麦销售的旺季。但由于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2万多吨青贮燕麦现在才陆续出窖,除卖到青海省内各州县,还远销到了西藏。”

门源县麻莲草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吉贵算了一笔账:从公司种植看,门源每亩青稞最好年份纯收入只有元,如果换种燕麦进行青贮,每亩地最差产2吨,除去种子、机械、人工成本,纯收入最少有元。

从农民收入看,流转土地每亩元,再到公司务工,每月每人最少工资元。每年公司拿出30万元为户建档立卡户分红,未流转土地的贫困户种植燕麦,公司以每吨高出市场价60元收购,每亩地现金收入就是元。

“从种植青稞到燕麦,首先是种植结构发生了转变,降低了农民种植风险。其次,现在种草已不是传统的种草,而是从牧草良种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到种、收、贮、运全程实现机械化,各环节都融入了科技的含量。”

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白尼玛认为,打造草产业,关键以科技为支撑、以草为纽带。目前全州已形成州有大循环、县有小循环的农牧业种养加一体化绿色循环全产业链。

同样是种草,但祁连县走的路径与门源县有所差别。从年开始,祁连县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专家团队合作,全面实施退化草地集中连片治理,通过攻克技术难关,累计治理黑土滩1.13万公顷。

海北州农牧和科技局局长东宝介绍,目前,祁连县黑土滩草地植被覆盖度从10%提高到80%以上,牧草平均高度达到50厘米以上,平均亩产鲜草由治理前的50公斤左右提高到公斤以上。昔日草原上像“癌症”一样扩张的“秃斑”,重新恢复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景,绵延几十公里煞是壮观。

祁连县野牛沟乡大泉村牧民扎西才让说:“通过政府几年的禁牧管护,这里的黑土滩都绿了,成了家家想要的抢手货。现在我们少放牧,多保护,科学利用,草长得一年比一年好。”

通过引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科学用力,如今祁连山流域的草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已形成“划区轮牧、禁牧封育、农牧互补、借地增草、草畜联动”的草牧业新格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