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9日,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致信滨州市人民政府,向滨州市长期以来对海北州教育的大力援助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缘何滨州援青教育工作能够得到如此高度的感谢和评价呢?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援青”战略部署,先后派出53名优秀骨干教师赴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开展对口帮扶和一线支教送学行动。一路风雨一路歌,滨州广大援青教师扎根祁连、以校为家,助推了当地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而滨州、祁连两地开展的中小学结对帮扶活动,不仅架起了鲁青两地人民互动的“连心桥”,更在两地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友谊长卷。如今,在祁连县、在海北州,滨州援青教师都是最受欢迎的人,当地各族群众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滨州的“民族班”,一说起滨州,他们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道一声:“滨州人,好样的!”年底,山东教育评估专家在当地进行教学评估,充分肯定了我市援青教师工作今年以来,我市“教育援青”工程喜报频传:自两地中小学结对帮扶以来,青海省祁连县海北三中首次派出12名教师到北镇中学跟岗锻炼;今年高考中,滨州市第一中学“民族班”连续4年本科上线率达%,再创历史新高,其中1名青海学生考出了分的好成绩,以青海全省第12名的佳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今年8月底,我市又有10名援青教师带着鲁青两地人民的殷切期盼,赶赴青海省祁连县工作,受到当地热烈欢迎……缺氧不缺精神,滨州援青教师闯过“三关”亮风采在高原工作,有句话很流行:“工作想冒尖,先要过三关”。年我市选派的援青教师——邹平市第一中学支教老师石磊对此深有体会,他说,“三关”指的是高原反应关、语言关、生活关。援青路上,连绵的雪线、海拔三千米的高原、胸闷气堵的高原反应,曾让石磊苦不堪言,也给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记忆;藏族群众的地道乡音,让他如听天书,一句也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想吃一口自幼在家乡吃惯的馒头大饼,在遥远的青海藏族地区简直是奢望……但是,手抚胸前的党徽,石磊暗下决心:“咱是来支教的,不是来添乱的!连这点苦都吃不了,还谈什么援青支教?”高原缺氧,但不缺精神。在那里,石磊努力克服“三关”带来的身心不适,积极融入当地习俗,自个儿首先当起了“学生”。在教学中,他积极对标同来的支教骨干,与共同援青的业务副校长贾新生一道,在支教老师中发起了“比学赶帮超”和“一对一结对”活动,有效盘活了支教氛围。在石磊的倡导下,支教老师们的干劲空前高涨,有的利用周末、课后给学生加班辅导,为结对老师培训讲课;有的晚上抱着氧气袋,坚持备课、批改作业;有的带病坚持上课,甚至自费为学生购买复习资料;有的面临家人生病住院,也没有耽误学生一天的课程!滨州援青教师孙振林在当地授课青藏地区海拔高,但工作要求更高。年我市选派的支教团队中,9人先后讲授公开课16次,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受到学校师生好评;在山东省援青干部管理组和海北州教育局联合组织的“我的援青支教故事”征文中,1人荣获一等奖,5名教师分获二、三等奖;1名教师被所在学校党支部表彰为优秀党员。此外,因承担异地办班教学成绩突出,滨州市第一中学被表彰为“海北州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路上,扶贫并举。今年来,全体援青教师积极响应当地党委政府号召,扎实投身脱贫攻坚实践,自发为贫困家庭学生购买学习资料,为残疾学生“送教下乡”3次,惠及10人;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8人,为贫困家庭捐款捐物合计余元;1名个人捐助退役军人子女奖学金元。在青海,滨州援青干部教师赢得“山东汉子有担当”美誉全省援青,教育同行。山东省第四批援青干部入青以来,滨州市教育系统首次选派行政干部到祁连县挂职。面对这一全新挑战,市教育局援青干部周福忠积极推进教育援青工作在祁连落地落实。其间,无论是开展分管工作还是带领教育团队,他都赢得了当地各界的由衷赞叹。说起老周的表现,祁连县教育局局长王毅庆连声叫好:“熟悉情况快、进入角色快、融入当地快,山东汉子有担当,真是好样的!”挂职路上,周福忠主动担起“领航员”的职责,既抓师德师风建设,更重教育质量提升。他认真研究当地教学形势,积极带领团队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援青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周福忠组织支教团队开展了教学“六个一”活动,即每名援青教师都要在本校上一堂公开示范课,至少带一名新入职“徒弟”,帮扶一名贫困学生,开展一次送教上门,在《海北教育》发表一篇专业性学术文章,给当地教育提出一次建设性意见、建议。在祁连县,每名滨州援青教师在各自学校都担任学科教研带头人,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今年上半年,滨州援青教师上公开示范课10次,有效盘活了支教氛围,所教的班级成绩均有明显提升。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周福忠的带动下,我市年选派的6名援青教师全部被祁连县委表彰为“优秀援青专家人才”,2名教师荣获“五个海北突出贡献奖”,4名老师被表彰为“州级优秀教师”。年,我市教育系统5人被祁连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援青干部人才”。年,8名滨州援青教师被海北州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1人被中共祁连县委表彰为全县优秀党员;2人被表彰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4人获得海北州优质课一等奖;1人在青海省举办的“传承‘两弹一星’精神青年英才论坛”征文中获一等奖;1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书画展,并荣获二等奖,应邀担任《海北教育》杂志首刊号美术编辑。在祁连县民族中学,滨州援青教师爱心捐助困难学生在实现全省“六个率先”的基础上,滨州教育援青领域不断拓宽年,滨州教育援青克服疫情影响,实现了“六个率先”的目标,走在了山东省对口支援工作四个地市的前列——疫情期间,滨州市率先向祁连师生开放了“空中课堂”;率先协调山东航空“包机”服务“海北班”学生到滨州复学;率先在祁连县设立了“退役军人子女奖学金”;率先兑现了援青教师在青期间的各种福利待遇;率先开展了两地足球教练员培训交流;率先实现山东“海北班”高考连续3年本科上线率达%。滨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滨州援青管理组组长、祁连县委副书记劳建刚说:“滨州教育援青的‘六个率先’,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援青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体现了滨州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援青工作的倾心、倾情、倾力帮助,体现了教育援青团队的集体智慧和担当作为。”年,我市到海北三中任教的4名援青教师中,1人被学校任命为党建办主任,3人被任命为学科教研组组长;到民族中学任教的3名援青教师,全部成为学科领域带头负责人,发挥了“星火燎原”的辐射助力。不仅如此,滨州教育系统先后派出两批教育团队到祁连进行“面对面”业务指导;祁连12所中小学与滨州各中小学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今年,我市还将推动祁连县乡镇中心幼儿园与我市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支教征程风雨无阻,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如今,山东援青投资万元的教育重点项目----海北三中风雨操场主体工程已完成,预计将在年底前竣工;投资万元的两地结对帮扶学校远程教研系统,将于年内安装运行;通过积极争取,目前已经将祁连县两个乡镇教学楼和附属工程建设列入山东援青“十四五”规划,其中投资万元的野牛沟乡寄宿制民族小学教学楼项目已经开工,计划明年9月份投入使用。滨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金梅说:“开展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滨州市对口帮扶青海省祁连县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我们教育系统将按照‘祁连所需、滨州所能’的原则,与祁连教育同仁一道,持续推进‘组团式’支教帮扶,巩固两地中小学结对成果,密切交流往来,真心真情帮扶,助推祁连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