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规青春痘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210311/8736734.html
湟水河上的鲁班亭。武新秦摄
在湟水的环抱下,一个现代化的城区——海东市乐都区正在拔节生长。盛加元摄
□周尚俊
青海东北部的河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景色秀美,物产丰富。这得益于两条河流的润泽,一条是黄河,一条是湟水河。“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悠悠湟水河,滋养着青海人民,富饶着百姓生活,见证着河湟历史。
一
站在“南山积雪”的花抱山或白云缭绕的松花顶,瞭望湟水谷地,一条河流弯弯曲曲,九曲回肠,穿过峡谷丛崖,从西部奔腾而来,滚滚河水,一泻东去,汇入黄河,直入大海,这就是著名的湟水河。
湟水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它发源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包呼图山,流经海北州、西宁市和海东市,在甘肃省兰州市达川镇汇入黄河。湟水河两岸山峦重叠,峡谷与盆地相同分布。巴燕峡、湟源峡、小峡、大峡、老鸦峡与湟源、西宁、平安、互助、乐都、民和等盆地,一束一放,形成串珠状的河谷地貌。湟水谷地与龙羊峡以下的黄河谷地合称为河湟谷地,这里海拔较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工业发达,是青海开发较早的地区。
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春秋时期以前,湟水流域“少五谷,多禽兽”,人们主要依靠狩猎为生。羌人无弋爰剑由秦国逃到河湟后,把从秦地学到的农牧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传播到这里,河湟地区的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了。西汉赵充国屯田以来,引湟灌溉,直到宋代何灌在西宁等地兴修水利时,汉唐故渠仍然可考。湟水滋润着河谷大地,孕育和发展湟水流域的农业文明。清代初西宁道佥事杨应琚描绘湟水流域是“漠漠皆良田”“溪外一片沙鸥白,麦中几片菜花黄”,优美的环境使他发出了“何妨湟水作桐乡”的感慨,产生了终老于斯的愿望。
在湟水河的哺育下,至少在明以前,其河谷地带到处草木丛生,绿树成荫。北宋李远在《青唐录》中描述当时湟水流域“宗河(湟水)行其中,夹岸皆羌人居,间以松篁,宛如荆楚。”在那茂密的丛林中野生动物成群结队,连麋鹿等大型食草动物也悠游于其间。
时至今天,湟水河一如既往地滋润着河湟大地,养育着青海人民。湟水河全长公里,流域面积达多平方公里,这里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工业和农业总产值等在全省均占有较大比重。
湟水流域的核心地带是青海的瓜果之乡、蔬菜基地和粮袋子、菜篮子。这里盛产樱桃、草莓、沙果、桃子、软儿梨等优质瓜果,种植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洋芋等名特蔬菜,生产小麦、豌豆、青稞、大麦等特色粮食。
这里有酿皮、甜醅、手抓、尕面片等精品美食。乐都沙果、下寨软梨、享堂西瓜、民和手抓、湟中蚕豆、湟源陈醋、海晏油菜籽、互助青稞酒、河湟老酸奶、平安富硒大蒜等品牌享誉河湟大地。
湟水河养育了青海60%的人口,是青海人的“母亲河”之一。
二
湟水河两岸就是一条风景长廊。
群加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宁市湟中区境内。森林公园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山势雄伟,景色诱人,融雄、奇、险、幽于一体,奇峰怪石、悬崖绝壁构成了复杂多姿的高原地貌景观。
老爷山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一座山势雄伟、风景优美的山峰。它历经沧海桑田,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风化和水蚀,构成了奇特怪异、险峻挺秀的岩洞、峡谷地貌。
还有南佛山、鹞子沟、娘娘山、南门峡、北山森林公园、药草台、仓家峡、七里寺等胜景,点缀在湟水流域,绽放着无限风情。
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沿河两岸,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遗迹密布,汉唐古城罗列,明清古刹座座。
始建于年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传佛教重要的观光朝圣地,其金色建筑群融汉藏艺术风格于一体。栩栩如生的酥油花、巧夺天工的壁画和技艺精湛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其文化遗产丰富,建筑恢弘,文物珍贵,文献藏书浩繁,令人神往。
瞿昙寺是深藏在乐都深山里的名刹古寺,是青藏高原上的“小故宫”、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规模宏大的明代建筑群。瞿昙寺建于明洪武年间,历经明五代帝王的不断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建筑雄伟、颇似北京故宫的明代建筑群,在青海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
“彩陶王国”柳湾遗址,“这里的彩陶流成了河”。位于乐都高庙镇柳湾的柳湾遗址,是史前文化的艺术殿堂,它是迄今为止黄河上游规模最宏大的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公共墓葬群,其蕴含了包括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场类型,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四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前后延续一千多年,出土彩陶文物近两万件,被誉为“彩陶王国”。
“东方庞贝”喇家遗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有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它十分难得地保留了史前地震、洪水等多重灾变遗迹,揭示出了四千多年前因地震、洪水接踵而至把这里的聚落彻底摧毁的过程,直观地再现了齐家文化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此外,在湟水谷地还有佑宁寺、南禅寺、北禅寺、白马寺、夏宗寺、洪水泉清真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以及各地的城隍庙,这些星星点点的名寺古刹,坐落在湟水两岸。湟源丹噶尔古城、平安袁家村、互助土族风情园、乐都卯寨这些富有特色的人文旅游地与湟水共同吟唱。
三
灿烂的河湟文化如香风透出珠帘,在几百里岸边弥漫。
社火。“社”是土地之神,南方有社戏,北方有社火,这种深植在民间土壤里的传统娱乐活动,在青海湟水谷地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每到春节、元宵节,湟水两岸锣鼓喧天,鞭炮阵阵,无数支由舞龙队、舞狮队、旱船、亭子、高跷、秧歌队组成的乡村社火队走乡串村,进城上街,摆起长龙,手舞足蹈,十里长街,千人共舞,震撼的社火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装点着冬日里的湟水谷地。
花儿。“花儿”是西北的一种民间音乐,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是花儿的摇篮。几百年来它在河湟大地上经久不衰,与黄土地紧密相依,与河湟人心心相印。除了农事劳动和山野运货等劳动场合歌唱外,群众还一般在农历四、五、六月间自发组织“花儿会”,百姓云集,对歌声此起彼伏。“花儿”的欣欣向荣,催生了湟水流域的许多著名花儿会,如乐都瞿昙花儿会、大通老爷山花儿会、互助丹麻花儿会、民和七里寺花儿会,夏天里的“花儿”点缀在湟水两岸,五光十色。
这里孕育出了青海的眉户戏。自陕西眉户戏传入青海以来,湟水谷地的人们一直推动着眉户戏的本土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唱腔体系,生、旦、净、丑一应俱全,唱、念、做、打演绎到位,成为青海河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河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这里培育出了河湟皮影。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在灯光的照射下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西宁市湟源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东市乐都区、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皮影流传至今。
湟水河畔有唱不尽的民间小调。小调被人们称“家曲”,它植根本乡本土,与地方语言结合紧密,有着浓郁的民间情调,展现绚丽的乡土风姿,深受人们喜爱,长期在汉、回、土、撒拉各族群众中广泛流传。
南山射箭百步穿杨,北山赛马历史久远。在海东市,湟水河南岸的拉脊山一般被称作南山,达坂山被称作北山。繁忙的劳作之余,南山人身背弓箭,组织队伍,开靶试射;北山人呼朋唤友,扬鞭策马,奔腾竞逐。湟水人用这项古老的活动充实着自己的生活,联络着八方宾朋。
湟水之滨有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土族纳顿节。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七十多个土族村庄,从农历七月十二开始,直到九月十五结束,举办历时六十多天的纳顿节。节日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其音乐、舞蹈、颂词、服饰、礼仪都有民族地方特色,既表现了土族的文化个性,又体现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各民族和谐相处相互交融。
……
这就是湟水河,一条人文之河!
四
清代西宁诗人张思宪诗《湟流春涨》赞道:
湟流一带绕长川,
河上垂杨拂翠烟。
把钓人来春涨满,
溶溶分润几多田?
湟水河是一面巨大的镜子,留存着过去,也映照着今天。
悠悠几千年的湟水流域经历过无数的刀光剑影、社会变革,历史终究是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从落后到发展的进步,千古流长的湟水河见证着这一切。
涛涛不绝的湟水河上写满了故事。过去,湟水谷地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桀骜不驯的湟水河无情地隔断了湟水两岸的人们,他们就在这种隔绝与封闭中无奈地生存。许多日子,湟水人驾驭着羊皮筏,行进在奔腾不息的湟水河上。横冲直撞、波涛滚滚的湟水被人们所制服、为人们所利用。青海的皮毛、烟叶等土产被羊皮筏装载,随着涛涛湟水一泻千里运到东南沿海,然后再换来布匹、火柴及其它日用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湟水两岸的人们乘坐皮筏,你来我往,联姻结亲,相互融入。再后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围绕湟水河的改变日益加快。今天,一座座现代化的桥梁飞架湟水南北,西宁海湖大桥、民和川海大桥、老鸦鲁班亭大桥、乐都湟水大桥成为地标性建筑,成为风景里的风景。
阳光照耀着湟水河,腾起了薄薄的烟雾,倒影不再是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画梁相接,而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与湟水河“并行”着的国道、民小公路、京藏高速、青藏铁路、兰新高铁联通着省内外。今天的湟水流域,已是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地段,在西宁市、海东市的周边布满着大城小镇,西宁市湟源县、湟中区,海东市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这些区县不断崛起,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一到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明,林立高楼顿时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也都变成了皓光闪耀的银河。
湟水河边还建成了西宁北川河湿地公园、海东三河六岸湿地公园、乐都大地湾生态湿地公园、平安古驿湿地公园,成为斑头雁、渔鸥、白鹭、赤麻鸭等许多鸟类的栖息地,它们的到来优化着湟水地的生态环境,提升着湟水河的观赏档次。
……
湟水河,从远方的雪山带来金波玉液,以无私的胸怀养育着湟水人民,见证着青海发展,以博大的胸襟包容着天地万物,接纳着四面八方。
湟水河,还将继续见证湟水谷地的变迁,还将继续映照青海东部的辉煌。
作者:周尚俊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