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的重大改革。省委省政府把国家公园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实践,创新推进,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建成了国家公园群,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青海方案”,贡献了“青海智慧”。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五年来,全省森林覆盖率由6.3%提高到7.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54.2%提高到57.8%,重点沙区实现“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全省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为下游输出源头活水超过亿立方米。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持续改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全省生态环境实现了从恶化到持续向好的全局性、转折性变化。
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全省设置草原、森林、湿地生态保护公益岗位14.51万个,其中生态扶贫管护公益岗位4.99万个,尤其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园区“一户一岗”,有力带动小康水平稳步提升。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科学合理利用国家公园和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种苗繁育、中藏药材、特色杂果、林下种养和林家乐等特色产业,带动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形成了以生态环保为导向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民族团结成效显著。坚持生态保护与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园区53个行政村成立村级生态保护专业协会,安排农牧民子女在西宁接受中职学历和就业技术教育。祁连山国家公园在全国首创“村两委+”社区共建共享模式。海北州启动国家公园示范州建设,积极营造“民族团结林”,构筑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家园。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全力推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努力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列,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作出新贡献。
《青海日报》(年05月25日第5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