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0日讯加快青海省海北州发展,产业是基础。多年来,山东立足海北特色优势,不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同时,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援建工作,推动海北把政策优势转化发展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四种经济形态”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原生态农牧业做优。立足海北生态资源优势,山东把支持海北发展高原生态农牧业作为产业援建的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一产做优。投入万元,建成了海北州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园;投入1.16亿元,在海北州四县建设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77个;投入万元,在刚察县建设占地面积30亩的万吨级生态饲料基地;投入万元,支持青海湖农场修建灌渠18公里,建成菜籽油加工厂1个、有机肥加工厂1个。开展“千牛万羊进山东”活动,使余头牦牛、65万余只藏系羊进入山东,销售收入达4亿元,带动农牧民增收余万元。
全面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海北旅游资源丰富,梦幻海北、天境祁连、花海门源、藏城刚察名扬天下,两弹一星精神、在那遥远的地方、西路军旧址等文化资源丰富。为推动海北文旅产业发展,山东投入万元,建设岗什卡雪峰、“冰雪小镇”“飞行小镇”、西海郡古城等8个旅游项目。投入1.3亿元,建成占地68亩的海晏绿色文化产业园。投入万元,建设“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投入万元,在山东卫视等媒体,宣传推介海北旅游。开展“山东人游海北活动”,每年山东约有10万人到海北观光。去年以来,为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山东援青干部管理组发起成立“援青文旅联盟”,发布《援青文旅联盟“海北宣言”》,将原来援青各省对各州“一对一”对口支援关系,上升为援青六省市与青海八市州“六对八”联盟关系,推动旅游资源整合、游客资源共享,海北州率先推出对援青六省市游客门票免费政策,将“门票经济”变为“产业平台”;今年又倡议启动全省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工程,拟完成2条以上线路打造,并制作宣传片广为宣传,进一步放大“援青文旅联盟”效能,推动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依托两地特色优势资源,投入万元,在门源县建成平方米的冷水鱼繁殖和育苗基地,首批62万尾鱼苗去年已正式向全国销售,带动群众增收I8万元。在此基础上,开展大西洋鲑等新品种繁育养殖合作,推进冷水鱼实现由海北门源到山东威海的陆海接续养殖,连通鲁青两省冷水鱼产业一体化发展链条;推动海北开展火焰蔘种植,目前种植面积达多亩,年产量吨,直接销往山东、陕西、甘肃、江苏等地,增加农民收入万元;投入万元,与山东东阿阿胶集团签订购销合作协议,开展黑毛驴养殖。
打造高原康养产业。发挥海北高原生态环境和中藏医药优势,积极发展康复疗养、中藏药材种植、藏药制剂等产业。根据海北需求,投入2亿元建设鲁青高原康养中心;投入万元,建设藏药制剂中心,为海北州藏医药事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山东中医院与海北州二院共建“鲁青眼科中心”,成立仅一年就诊治患者近万名,手术余例,为名青少年学生开展眼健康筛查,年“鲁青眼科中心”医院,届时将成为海北第一个具医院,努力打造青海乃至西部眼科诊疗新高地。
培育绿色循环产业。立足海北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大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投入万元,支持青海湖农场建设年产能1万吨的有机肥加工厂。组织山东农科院专家到海北实地考察调研,编制全州有机肥产业发展规划。引入山东昱宏公司在海北设立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盐湖资源,年生产精细饲料添加剂一万吨,成为海北州第一家具有进出口资质的企业。引进社会投资万元,在海晏实施“金屋顶”光伏项目,预计年总发电量万度,年总收入万元,农村用户年收益率可达17%。
闪电新闻记者陈一钊袁勇青海省海北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