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320/4594528.html
本报记者姚斌
通讯员杨德霖
在海北藏族医院3楼的一间小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医院副院长的姚可青。
文质彬彬的他笑容憨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年10月,医院挑选援青医生,组织上征询个人意见时,35岁的姚可青当即报名参加,意气风发地踏上高原之路。
第一次3个月的援青工作,姚可青是以一名青年医生的身份,参加组团式医疗帮扶。
然而,一到刚察,一道道难关便横在他眼前。
气候关。严重的高原反应让姚可青每晚久久不能入睡。
“公里的直线距离,从海平面上到高原,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我制定了调整计划,工作中要当强者,业余时间当弱者,不剧烈运动,保持好的状态。”姚可青想尽办法用最短时间让自己成为高原人。
适应关。对家人的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考验着姚可青,特别是在节假日,对亲人的思念更为强烈。
“第一次来刚察时孩子四岁,第二次来时孩子大的八岁、小的四岁,两赴刚察都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沉重家庭负担下。同为医生的妻子承担了家里所有担子,给了我莫大支持。”谈到这里,姚可青颇为愧疚。
压力关。在完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如何开展工作?怎么干才能不虚此行?成了姚可青考虑最多的事。
“为了干好工作,我按照援青干部的要求,尊重当地干部群众,和他们交朋友、交心,学习当地干部不怕苦的精神,我感到自己的付出微不足道。”姚可青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全力为患者解除病痛,让自己的精神在工作中更加饱满。
闯过了一道道难关,经过3个月的援青历程,姚可青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解决了“援青为什么,在青干什么,离青留什么”。
如果说第一次来刚察是凭着年轻人的一股闯劲儿,那么,在吃过了所有苦之后,再次选择赴青,真的需要极大勇气。
“三个月援青结束后,我人离开了刚察,心却留在了那片草原。那里质朴的人、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牢牢铭刻在心中。刚察县的医疗水平有限,技术相对落后,农牧民看病存在一定困难。我在无限怀念援青的时光时,总感觉心中还欠着什么,总感觉还留有很多遗憾。”
4年后的年2月,姚可青义无反顾地再次踏上援青路。
再次来到刚察,姚可青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医院,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一张张亲切的面孔,这些久违的医护人员,一个个与自己热情相拥,让他倍感回家的温暖;医院的变化太大,崭新的内儿妇科住院部楼,宽敞明亮的病房,焕然一新的手术室、仪器设备齐全的检验科,医院的欣欣向荣。
眼前的变化让姚可青激动万分,庆幸医院跨越式发展的见证人。
年5月,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姚可青和援青的10位同伴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奔赴灾区,投身到抗震救灾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的仁爱之心和初心使命。
医院,除了参与管理和建设外,姚可青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耳石症、耳前瘘管切除、附耳切除、听力筛查恢复……医院没有开展的治疗方式,在姚可青的带领下成功开展起来。
“说刚察话、干刚察事、做刚察人。”是姚可青对自己的要求。
年7月16日,为借助医院的骨科专科优势,构建发展合作共享模式,让刚察县群众少跑腿、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他发起成立医院医院骨科专科联盟,医院捐赠20余万元的手术器械。
医院完善医疗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医疗制度。按照“符合刚察所需、发挥聊城所能”的原则,借鉴聊城医疗发展经验,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刚察县医联体建设,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眼下,姚可青又在为两件事忙碌着。
县医院投资30余万元引进了一套内镜系统,姚可青正在积极准备利用此系统完成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难度较高的手术,力争填补海北州鼻内窥镜手术空白。
泉吉乡扎苏合村一低保户家庭的一对姐妹是残疾人,确诊为患足内翻。姚可青已协调好医院给她们免费手术治疗。相关路费、手术治疗费用已解决,就等疫情平稳后去聊城。
姚可青说,“援青不仅仅是投钱、拉项目,更重要的是帮助确立发展的思路和理念,要把‘有限’和‘无限’相结合,在有限的援青时间里,为当地留下长久的无形资产。更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他告诉我们,两次援青,收获远远大于付出,尽管,援青不会增加人生的长度,但一定会拓宽人生的高度!
《青海日报》(年04月04日第2版: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