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青藏高原看海北变化丨我们有一个共同

文/图半岛特派记者王永端

“感谢山东人民对刚察各族群众的无私援助和厚爱”。

上述这句写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鲁援生态饲料有限公司生产大楼上的谢词,如今已成山东援助海北州的时代印记。同时,谢词还用藏语书写在了生产大楼上。

离饲料公司百公里外的海北州海晏县,由山东援助2亿元人民币建造的“中藏医康复中心”大楼正在安装设备,不日启用。

在海北大地,当你走进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建筑,说不准这些建筑就与山东援建有关。

统计显示,十年来,山东累计在海北投入援助资金18.04亿元,实施援建项目个。“鲁援”,已成为在海北的一个共同名字的同时,那些昔日靠“输血”养大的项目,如今纷纷自行造血并产“金蛋”。

山东援建项目

雪域高原装上“城市大脑”

海北州政府驻地5公里外的大草原上,一座装修完毕的现代化大楼正在这个盛夏加紧安装康养设备,这就是即将启用的“海北中藏医康复中心”。

雪域高原用上“城市大脑”

大楼内,一名看上去极为普通的身影正与安装人员一同忙碌。他就是山东援青干部人才贾瑞峰。贾瑞峰是山东临沂市康复中心主任,援青后担任海晏县卫健局党组成员,并担任这一项目建设的负责人。

贾瑞峰说,中藏医康复中心于年底立项、年开始建设,总项目投资2亿元人民币,是目前山东省在海北州单体投资最大的援建项目。

半岛记者在现场看到,康复中心目前绝大多数房间设备已经安装完毕,从就医到疗养、从吸氧到洗澡、从小板凳到大餐桌、从轮椅到拐杖,各种设备一应俱全。

“初期将设置到张床位。”贾瑞峰说,“项目将被打造成大西北一流的康复中心。”

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就位于海北州,被誉为“中国原子城”的西海镇,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昔日草原农牧民为国防事业牺牲小家,今朝让这里的农牧民脱贫致富进入现代化,是眼下和未来长期发展的方向。

位于海北州的中国原子城被誉为“中国挺起脊梁的地方”

有着.07平方公里的海北州刚察县,藏、东乡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的72.5%,农牧民分散在辽阔的大草原,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和硬件设施限制,信息发布渠道受限,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屏障之一。

就此,由山东省援助万元、当地筹集万元建成的刚察县融媒体中心,目前已经启用。

山东援建的刚察县融媒体指挥中心实现了新闻的立体发布

生于青海、长于青海的“青二代”、融媒体中心电视台台长孔军告诉半岛记者,融媒体中心启用前办公条件受限,当时刚察县新闻和信息的发布渠道只有传统的广播和电视,山东援建的融媒体中心启用后,如今具备了网络、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5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