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阳信青海祁连创新民族工作共建共治共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冀溥、罗源、记者尹明波报道自年开始,山东省滨州市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年9月,滨州市阳信县人民政府、中共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委员会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为树牢“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意识,创新鲁青两地民族工作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年8月,在青海省祁连县举行的滨州·祁连对口支援联席会议上,阳信县与祁连县签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共建协议。结对一年多来,两县坚持共创文明、共同提高的原则,加强交流交往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加强产业协作,实现优势互补。阳信是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农业标准化肉牛示范县,肉牛年屠宰能力万头,列全国县级第一位。为解决青海生态优质的高原牛羊肉销售难题,经滨州援青干部管理组联系,阳信县借箭牛业等企业与祁连县达成合作协议,每年帮助海北州在山东省至少销售头牦牛、0只藏羊(即“千牛万羊进山东”活动),实现“海北牦牛”“海北藏羊”等优质畜牧资源与阳信畜产品养殖加工产业优势互补共赢。截至目前,滨州企业收购活体牛羊从祁连县扩展到海北州以及海东市、海南州、海西州,累计从青海省购进牦牛头、藏系羊77万只,交易额达6.7亿元,藏羊收购价格从年每公斤16元提高到年的35元左右,带动青海省农牧民增收万元,减轻了草原负担,促进了生态保护。

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农牧民增收。为支持祁连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年7月,阳信·祁连党建共同体祁连藏羊精深加工贮藏项目在祁连县政府会议中心签约,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海北州农业农村局、滨州市和祁连县有关领导参加签约仪式。本次签约项目建成后,通过引入先进的精细分割技术,年屠宰加工藏羊可达到25万只,年仓储物流羊肉制品吨,可带动祁连县野牛沟乡4个村产业振兴和村集体增收,共同打造祁连有机特色畜产品品牌。今年,经滨州援青干部管理组联系,协调阳信鸿华运实业有限公司与祁连县各合作社达成祁连大白羊毛收集加工合作协议,协议价比市场价高1元钱,牧民增收得实惠。

深化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两县把加大文化交流、深化中华文化认同作为合作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阳信县把“千牛万羊进山东”活动搬上银幕,于年4月开机拍摄了首部援青题材院线电影《牛王》,开创了山东文化援青的先河。电影《牛王》取景于阳信、祁连两地,讲述了藏族少年格桑为了找回装上运牛车的“牛王”,开始了一段从祁连到阳信的冒险旅程,有真情、有温度、有力量,全景呈现了山东援青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现了鲁青两省的深厚情谊,宣传推介了两地的美景和文化。目前,影片已于今年10月18日在全国公映,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阳信、祁连两地的新窗口,对于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山东阳信携手青海祁连,同心同德、相向而行,共建共治共享民族团结工作,昭示着鲁青两地人民友谊历久弥新,民族感情愈深愈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